與此同時,很多人認為互聯網思維在這場變革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,是互聯網思維在指導這場前所未有的傳統(tǒng)產業(yè)大變革。于是在百度上搜索互聯網思維,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網友都試圖通過搜索引擎找到“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么?”
這的確是個十分難回答的問題,或許我們應該跳出“互聯網思維”這個新詞去尋找答案。
變革并非剛剛開始
大家可能都以為這場傳統(tǒng)產業(yè)大變革只是2013年才開始,事實上任何事物的發(fā)展都并非一蹴而就。變革也不是突然發(fā)生的事情,這經過了長時間的醞釀,只是到了2013年的時候許多客觀條件成熟,走到了變革的臨界點,然后就爆發(fā)了。這場變革其實早在2009年開始已經悄悄發(fā)生。
我曾經將1999年-2009年這十年定義為“數字時代”,我們清楚的看到這10年間手機從模擬信號轉變?yōu)閿底中盘,電視同樣從模擬電視變?yōu)閿底蛛娨,而冰箱、空調等一系列家電設備都通過數字化實現了簡單的智能控制。
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,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,以及芯片和集成電路技術發(fā)展達到頂峰,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方向開始發(fā)生變化。行業(yè)的領軍者最先嗅到變革的氣味,這包括蘋果、三星等IT產業(yè)巨頭。
2007年蘋果發(fā)布了首款iPhone,這開啟了手機快速聯網時代,蘋果不僅可通過銷售硬件獲利,還可以通過App Store銷售應用獲利,蘋果不僅不再是一家電腦公司,也不再是一家手機硬件設備商,而是一家兼顧硬件、軟件和互聯網的新型公司。
三星則在1998年前就將品牌口號定義為“Samsung Digital: everyones invited”正是基于對“數字時代”的充分認知。而且在這十年里,三星也的確實現了“數字世界”的目標。但是在2010年1月1日,三星正式啟用新的品牌口號“turn on tomorrow”,開啟未來,這個未來所涵蓋的范圍是在太廣了,從狹窄的“數字”變?yōu)殡y看到邊界的“未來”,這正是巨頭對產業(yè)變革的精準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