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工信部、財政部下發(fā)了《高風險污染物削減行動計劃》(下稱《計劃》),要求通過改造清潔生產技術,在源頭、生產過程中減少汞、鉛、高毒農藥的使用及排放量,并給予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資金獎勵。
《計劃》提出,到2017年,汞使用量減少181噸/年,廢水汞排放量減少0.3噸/年;廢水總鉛排放量減少2.3噸/年,廢氣中鉛及鉛化合物排放量減少8噸/年;替代高毒農藥產品產能5萬噸/年;減少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有害溶劑使用量33萬噸/年。
目前,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汞、鉛和農藥生產和消費國,加強對涉汞、鉛行業(yè)和農藥行業(yè)的污染防治迫在眉睫。
工業(yè)領域汞污染,主要集中在汞使用量較大的電石法聚氯乙烯、熒光燈、干電池、體溫計等領域,占汞總使用量的95%以上。鉛污染集中在鉛冶煉、再生鉛行業(yè),以及鉛使用量達80%的鉛酸蓄電池行業(yè)。
電池行業(yè)是汞、鉛等重金屬排放的重點行業(yè)。根據環(huán)保部《電池工業(yè)污染物排放標準》編制說明,鋅錳電池的主要水污染物為汞、鋅等,主要大氣污染物為汞、瀝青煙;鉛酸蓄電池的主要水污染物為鉛、鎘等,主要大氣污染物為鉛、硫酸霧。
因此,在電池行業(yè)實施汞削減、鉛削減刻不容緩。《計劃》提出,在紙板鋅錳電池、糊式鋅錳電池、扣式氧化銀電池、鋅空氣電池行業(yè),要加快提高電解二氧化錳、鋅粉、漿層紙、電解液等材料性能,并實施工藝裝備的技術改造,實現(xiàn)無汞化生產。
在鉛酸蓄電池行業(yè),重點推廣卷繞式、擠膏式鉛酸蓄電池生產、鉛粉制造冷切削造粒等技術。
此外,在電石法聚氯乙烯、熒光燈、體溫計等汞使用量較大的領域,也要實施汞削減清潔生產工程。以非電子類體溫計為例,《計劃》要求,其生產采用稼銦錫等新材料替代汞,實現(xiàn)無汞化。
在鉛削減工程中,《計劃》要求,鉛冶煉、再生鉛行業(yè)通過回用集成、全循環(huán)高效利用等清潔生產技術改造,減少鉛等高風險污染物產生和排放。
根據國家海洋局發(fā)布的《2013年中國海洋環(huán)境狀況公報》,2013年,72條河流入海排入重金屬污染物2.7萬噸,包括鉛2004噸、汞40噸。
環(huán)保部和國土資源部最新發(fā)布的《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》則顯示,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.8%,汞、鉛均超標,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.6%、1.5%。
此外,高毒農藥同樣具有較高的環(huán)境風險。
目前,高毒農藥仍有殺撲磷、甲拌磷等12個品種,產量占農藥總產量的2.5%左右,還有約30萬噸的有害有機溶劑在農藥制劑中應用。
《計劃》提出,要對12個高毒農藥產品實施替代,推進農藥劑型的優(yōu)化升級,加快淘汰烷基酚類等有害助劑在農藥中的使用,盡量減少有害有機溶劑的使用量。
同時,為支持高風險污染物削減,工信部、財政部對省級工業(yè)主管部門提出的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獎勵資金申請進行核實。于2013至2015年底前完成并通過核實的,給予不超過實際投資額15%的資金獎勵;對2016至2017年底前完成并通過核實的,給予不超過實際投資額10%的資金獎勵。
汞、鉛和高毒農藥等高風險污染物,一旦排放到環(huán)境中,既可以通過大氣、水、土壤等直接危害人體健康,也可以通過食物鏈傳導對人體,且具有較高的環(huán)境風險。